精彩一程,享益一生——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1819班赴湖南省社会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


 

红色代表着希望、胜利、创造、勇敢、自力更生、不怕流血牺牲等,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。红色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精神结晶,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续、发展和创新,千百年来,传承的唯且只有文化。小小少年心里种上一颗红色的种子,将伴随一生,永放光芒。

7月13日,一群风华少年,结伴前行,来到闪耀着红色之光的湖南省社会教育实践基地,踏上他们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之路,他们就是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1819班的莘莘学子们。

 

 

面对一代伟人毛主席的铜像,他们沉默、沉思,舍去了往日的嬉戏与喧哗,并集体合影,瞻仰伟人之光。

来到红馆毛主席诗词厅,这些按时间脉络展示的毛主席公开发表的32首手迹诗词,尽现“毛体”风采,时而龙飞凤舞,时而笔迹工整,光这书法拓印,就让同学们目瞪口呆,“毛体一出格,神仙认不得”的民间流传这会表现得淋漓尽致。但有着良好诗词素养的1819班的同学们,却不受丝毫影响地朗诵出来:“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,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。”

拼诗词游戏,比的是对诗词的熟悉,拼的是团体的配合和默契程度。各自为战,背得再熟,也会忙乱;团结协作,合伙之力,始为最佳。

 

 

“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呢”“八国联军为什么要侵华”?国防教育馆里的比拼也无时不在,同学们争先恐后,尽情挥洒着自己的学识和素养,并跟着讲解员的节奏再次回顾了近代以来那些中华民族的屈辱、中华儿女的灾难的战役,从中了解历史,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救亡图存、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所做出的伟大牺牲和无私奉献,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,学会知恩、感恩、知责、尽责,努力学习,健康成长,成为社会有用之人。